宝鸡高新医院科普作品斩获国家级奖项脑卒中防治科普再添新绩
近日,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卒中专科联盟与健康报社联合主办的“中风识别”全国脑卒中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传来捷报——宝鸡高新医院神经内科参赛作品《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从全国500余件作品中脱颖
近日,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卒中专科联盟与健康报社联合主办的“中风识别”全国脑卒中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传来捷报——宝鸡高新医院神经内科参赛作品《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从全国500余件作品中脱颖
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中文主题为“尽早识别,立刻就医” 。为提升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我院神经内科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主题宣教活动。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30/80mmHg以下,80 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寒冷季疾病发病率更高,且发病高峰通常出现在临近中午的时间段。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性,是中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卒中日的主题: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有人突然说话含糊、单侧肢体无力,却因误以为是 “小毛病” 延误就医,最终留下终身遗憾。本期节目,教大家如何在第一时间捕捉卒中的信号,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当健康的大脑因潜在的血管病变面临威胁,精准的诊断至关重要。脑血管造影(DSA)正是探查脑血管的“金标准”,能精准定位动脉瘤、狭窄等病灶。
饭桌上突然拿不稳筷子,嘴角往一边歪;散步时半边身子没了力气,说话也含糊。这些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正如古代医家扁鹊所言“上医治未病”,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诊疗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不良后果。 本文重点探讨脑卒中预防
饭桌上突然拿不稳筷子,嘴角往一边歪;散步时半边身子没了力气,说话也含糊。这些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身体不舒服,想去看病,却不知道去哪家医院好。挂个普通号吧,怕看不好;想找专家,又不知道哪个医院最擅长看自己的病。结果就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几家医院之间来回折腾,病没看好,时间精力全搭进去了。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主题“尽早识别,立刻就医”精准指出了卒中救治的关键。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每12
面对罕见且进展迅猛的神经系统疾病,精准诊断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海慈医疗北院区(青岛市红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持续聚焦提升疑难杂症诊疗能力,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细致的鉴别诊断,于近日成功确诊一例罕见克雅氏病患者。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全球宣传主题是“Every Minute Counts”,结合我国国情,中国卒中学会将今年的中文主题定为“尽早识别,立刻就医”。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世界卒中日主题是“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为更好地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快速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能力、增强紧急就医的意识,中山七院神经医学中心团队将于2025年10月29日14:30-17:30在中山大学
第九六七医院长期以来坚持向公众宣传预防卒中的健康理念和科学知识。自2020年启动卒中中心建设以来,不断完善卒中病人救治流程,对符合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评估后溶栓治疗及桥接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药物、手术及康复治疗的最佳诊疗方案和“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近日,钟山区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潘文博士团队成功为一名年高体弱、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该患者饱受号称“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折磨长达两年,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神经外科领域的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项2023年发表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的临床研究指出,冬季脑卒中患者就诊平均延迟时间比夏季多出1.8小时,导致黄金治疗窗口错失的比例高出35%。这意味着,低温不仅诱发疾病,更延误救治。
清晨六点半,家住杭州的李叔叔像往常一样起床准备晨练。刚走到客厅,他突然感觉右手拿不稳水杯,杯子"啪"地摔在地上。老伴赶紧过来,发现他说话含糊不清,嘴角还有些歪斜。邻居张医生恰好路过,一看情况立刻说:"快!马上送医院,这是脑梗的前兆!"
如果以上全中,恭喜你,已经成为“脆皮一代”的典型代表。别慌,这次系列义诊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修复计划”!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脑卒中防治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专家委员会、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国脑卒